•   展開目錄

            人物動態速寫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訓練課程和藝術表現形式,在于培養學習者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捕捉形象的表現技能,也是當前美術院校檢驗考生綜合素 質的最基本要求之一,要畫好速寫除了進行必要的勤奮鉆研,還要對優秀速寫范畫認真臨摹,學習別人的表現技巧,并達到用于寫生的目的,當然,對人體結構和人 體運動規律以及線條的表現形式的深刻了解對于畫好速寫更是至關重要的。

    一、人體基本知識

    1、比例:速寫動態人物的比例主要指頭部比例和人體比例。

            頭 部比例可以用“三亭五眼”概括,即以正面的臉部,從發際線到眉毛、從眉毛到鼻底、從鼻底到下巴為上下高度的三亭。上下高度,成年人以眼部為二分之一處。從 臉部高度的中間部位,兩耳之間算起,面部左右有五個眼睛的寬度:外眼角至臉部輪廓各為一眼的寬度,兩眼之間的眉心處又為一眼的寬度,加起來臉寬為五個眼睛 的寬度。其中的耳朵和中亭高度基本一致。
            人體的比例可以歸結為“立七坐五盤三半”和“臂三腿四”之說。人體比例是以頭的高 度為基準,正常站姿為七個或七個半頭高。坐姿(大腿水平狀態)為五個頭高。盤姿(臀部和腳部均接觸地面)為三個半頭高。胳膊的長度從肩關節算起至中指指尖 為三個頭高,上臂為一又三分之一個頭高,前臂為一又三分之二個頭高。腿部長度為四個頭高,大腿和小腿各為兩個頭高。具體到手部和腳部的長度,手的長度與臉 部的寬度接近,腳的長度和臉部的高度接近??傊?人體各部比例有一個基本的比例范圍,但也有特殊情況者,在觀察和寫生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例如服裝模特 的身高可能接近九個頭高,有的拳擊運動員的臂展要超過三個頭高。(如圖1)

    2、形體結構:

            關 于人體的結構主要指骨骼和肌肉的組織規律,以及基本體塊的構成與運動關系。頭部結構在我們學習素描頭像寫生時,已經接觸過,主要研究頭部骨骼的生長規律和 肌肉的組織規律。頭顱骨圓潤、面部骨骼方正。眉弓骨外凸呈房檐狀遮住眼睛,額骨呈圓形隆起,左右對稱。上頜骨和下頜骨的運動形成了嘴部的張合,顴骨隆突為 臉部最寬處,等等這些均屬骨骼結構。關于肌肉,我們只需記住一些基本部位即可,例如眼輪匝肌、口輪匝肌、咬肌等等。畢竟藝用人體解剖和醫用人體解剖有本質 的不同。我們研究的只是形狀和組成狀態,而醫用解剖研究的是生長機能與病理知識。對于人體的結構在這里我就不再贅述,大家可以看一些人體結構書,加強對骨 骼肌肉的了解,對于畫好人物動態速寫還是大有裨益的。當然我們畫人物動作速寫也不是畫人體結構圖,畢竟還有衣服的遮掩,因此我們既要了解人體內在的形體構 成,還要結合外在的衣紋變化,才能更好的體現人物速寫的造型規律和展示速寫藝術的魅力。

     

    3、三個關鍵部位:臉部、手和腳部。

            對 于人物速寫,這三個部位既重要也不重要。幾分鐘的快寫,需要強調的是動作的基本特征和形態節奏以及整體的動作美感,可能不必要過于描繪頭部或手腳。但頭 部、手和腳部的造型又能夠加強人物速寫的精神內含和藝術美感,特別是對于較長時間的速寫或慢寫,沒有這些部位的深入刻畫就不足以增強畫面的感染力。這樣來 說,臉部、手和腳部(或鞋子)的表現就顯得非常重要。
            臉部的表現需要結合頭發的處理,頭發由于發型的千變萬化,不同 程度對臉部的表現產生影響。一般情況下,頭發要圍繞頭顱的結構進行刻畫,頭發線條比較密集,要注意上下前后的穿插。而面部五官可以適當概括,用肯定的細線 造型,盡量抓住神態,筆觸不可太多,否則顯得很亂或顯得老相。
            手的造型簡單,但變化復雜??梢苑譃橥?、掌和指三部分。腕部和掌部變化小。手 的變化主要表現在手指的各種動作和組合上。手指的造型基本相似,但長短各異。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手指的姿態和組合,在表現時,單個手指不可以畫的太煩瑣,特 別是女青年的手指,畫多了顯得蒼老。五根手指一般情況下擺放不可能十分規則,有疏密、有曲直、有上下。有握伸等等,這些變化組成了手的優美姿態。掌部和手 指連接處的骨隆起和手指縫隙根部往往是畫好手的關鍵部位(如圖2}。這個部位轉折復雜,注意穿插。


            對于腳的形體結構,由于鞋子的原因,適當了解一下腳部特征即可。腳弓、腳跟和腳趾是組成腳的三個部分。理解腳的結構是本質,對鞋子的準確表現是關鍵。因此畫腳必須畫鞋子,鞋子各種各樣,左右腳對稱。不管怎樣變化,腳部的內在結構永遠是最重要的。

     

    二、人體運動規律

    人體在一般情況下,都是處于活動的狀態。運動狀態下是人體千變萬化,這對于初學者是比較難以把握的,如何掌握人物動作的要領呢?可以概括為“一條線、兩個樞紐、三大體塊和四肢協調”以及斜線與動態造型兩方面。

            1、“一條線、兩個樞紐、三大體塊和四肢協調”是對人體運動狀態下,總結的基本表現規律。

            “一 條線”即人體處于運動時,所呈現的“S”曲線,也稱動態線。人體在休閑狀態下,一般不可能像哨兵那樣站的筆直,頭部、胸廓和骨盆都會朝著不同的方向,整個 身體保持一個彎曲的姿態,也只有處于曲線狀態,人體才能平衡,人體才感到自然舒適。這條線的走向決定了動作的特點。我們在開始造型打輪廓時應該首先抓住這 條線,否則,只有比例沒有動態特征,動作僵硬呆板,缺少生氣。(如圖3)

            “兩個樞紐”指連接頭部、胸廓和臀部的兩個關節,即脖子和腰部。人體所有的動作都是由脖子和腰部對三大塊的協調所產生的,脖子和腰部是紐帶、是產生動作的關鍵。(如圖3)

            “三 大體塊”指人體的三個基本組成部分,即頭部、胸廓和臀部。三大體塊由脖子和腰部連接,各種動作都是三大塊處于不同狀態下的體現,是由脖子和腰部以及四肢協 調而形成“S曲線”的結果??梢园讶髩K理解成方體,每一塊在運動時都會處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表現出不同的姿態。三大塊的組合通過脖子和腰部,以 及四肢的協調形成穩定的平衡重心,重心位置在骨盆中間的大轉子處,重心必須與地面保持垂直關系,動作才能穩定。因此掌握了三大塊的組成關系,也就掌握了人 體運動的規律及特點。(如圖4)

            “四 肢”是指兩條胳膊和兩條腿,這是人體運動表現最自由最豐富的部分,既要受制于三大塊的運動,還保持了獨立性。在“一條線、兩個樞紐、三大體塊”準確的情況 下,四肢的不同造型和變化為人體運動注入了更加豐富的動作語言??梢?在三大塊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四肢的動作幅度和姿態擺放可以千變萬化。當今人物動畫的 制作就是采取了人體運動的基本規律,運用三大塊與四肢的活動特點進行設計創作的。因此,三大塊是根本,而四肢是輔助協調。(如圖5)

            2、斜線運用與動態造型:有些人面對模特動作,不注意分析內部形體結構,也不做深刻觀察,對人物的動態特征視而不見,畫出的動作僵硬、呆板和木訥。怎樣才能把一個動作表現的生動自然呢?斜線的運用不失為一個良好的糾正動態造型的方法。
            方 法是:把人體的所有部位分成11個獨立的單位,包括頭部、胸廓、臀部、左前臂、左上臂、右前臂、右上臂、左大腿、左小腿、右大腿和右小腿。每一部分都參與 人體的活動,都不同程度的呈現一定的幅度和斜度,這種斜度完全可以用目測,感受到其中的度數(如圖6)。從上圖可以看出,這11部分,沒有一個完全垂直和 絕對水平的,都保留了一定的斜度,只要把握準確這特定的角度,多用水平線和垂直線糾正每一部分,同時把握好重心,我相信你筆下的人物動作一定很生動很有自 然。

     

    三、人體運動與線條的表現

            表現人物動作速寫,離不開對人體形體結構的的理解和對人體運動規律的研究。但要充分的表現人物速寫還需要掌握表現方法。著衣狀態下的人物動作,人體的運動需要靠服飾來體現,如何通過衣紋來表現人體的結構和動作呢?可以歸納為:衣紋與結構、衣紋的分類、線條的表現三部分。

            1、衣紋與結構:衣紋的變化是人體運動的外在體現,衣紋與人體的形體結構相互依存,互為表里。人體任何部位的衣紋都不同程度反映了內部結構的起伏變化。衣紋用線具有一定規律,即朝關節集中(如圖7)。

    衣紋聚集在肩關節、肘關節、腰關節、膝關節等處。衣紋的走向就如一塊布,當用一根手指或木棍支起時,頂起的點就像隆起的關節,布紋都朝著這個頂點集中,衣紋的走向也是如此。(如圖8)

            2、衣紋的分類:人物速寫根據衣紋的不同用途可分為四類:輪廓線、衣紋線、裝飾線和動勢線。

    輪 廓線顧名思義就是指人物動作的外部輪廓,輪廓線由于形體的運動,產生了線條的前后穿插,因為穿插的存在,才有了線的造型意義。因此說,輪廓線要注意衣紋的 上下前后的穿插。輪廓線左右著造型的準確與否,也影響著整個形象的表現效果,因此輪廓線要準確肯定,要多用流暢的中鋒線。輪廓線可分為內輪廓和外輪廓,內 輪廓線條聚集,穿插較多,外輪廓結構隆起,幾乎沒有布紋,線條的穿插也較少。
    衣紋線多指關節處的衣褶,在表現衣褶時,要抓住關鍵的幾個進行強調,要找準前后的穿插關系,避免不分前后上下的線條堆積。衣褶也是表現畫面疏密效果的關鍵所在。衣紋線條一般較短,表現要靈活。
    裝飾線對于動作速寫不是十分重要,多指衣服上的布兜、扣子、衣襟縫紉線,服飾圖案或一些其它裝飾品。這些裝飾品的添加有利于表現畫面的疏密效果和增強畫面的審美情趣。裝飾線的用線要弱。動勢線,多用在動作劇烈的人物造型上,為的是強化動作的幅度和體塊的運動方向,多用凌厲而虛弱的線條。
            3、 線條的表現性:線條除了具有表現形體團塊的作用,本身還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對于增強畫面的效果,傳達作者的審美意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線的變化豐富,可 以有長短、粗細、虛實、強弱、方圓、頓挫、急緩等線性變化。還有疏密、聚散等線的組織變化。線的表現性是提升人物動態速寫必須的基本功,只依賴于對人體結 構的理解還不足以充分顯示速寫的感染力和藝術性,圖解式的速寫是缺乏情趣、缺少生機的非藝術存在,是脫離藝術本質的說教而已。因此線的表現性不僅能夠反映 線的組織美感,同時還能夠彰顯作者的激情和審美傾向。

    點贊(6)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