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開目錄

    素描有認識和表現兩大功能,科學與藝術兼而有之。學習者在科學面前要老老實實按規律走,在藝術面前則可大膽地放手去探索和實驗。素描的認識功能 決定了素描的科學特征,素描的第一個任務是認識造型規則的合理性和各種客觀形式變化的原因和規律。素描的表現功能決定了素描的藝術特征,它的第二個任務是 研究造型規則的應用技術和工具材料多樣造型的可能。
      素描的這些特征決定了素描學習對學習者的要求,學習者必須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懂得運用對比、綜合的方法找出對象的形式特征。學習者必須具有手、腦協調能力,能夠有意識的表現觀察和判斷的結果。學習者必須具有開放性思維,勇于克服舊習慣,探索新問題。
      靜物素描,在基礎教學板塊是一入門必修課程??梢詮撵o物寫生中學習體會素描的味道,樂趣。為今后的素描學習打下基礎,養成素描繪畫方法思考。
      靜物素描的寫生方法:
      花卉靜物不同于傳統的組合靜物,學生在分析對象時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將花卉分層處理。
      素描,是一門讓人學會冷靜思考的繪畫??梢宰屇沆o下來,研究對象的結構。而這里的花卉靜物,我們該怎樣去描繪對象呢?因人而異,基于對素描的理解不同,步驟自然就不一樣??梢?,步驟只是過程,最終呈現的畫面效果才是關鍵。然而,對于一個初學素描的人來說,步驟卻至關重要,不然就無從下手。
      我們總結前人學習素描的經驗,概括為下面三步走:
      第一步:構圖與打形,好比地基與骨架,地基決定上層建筑,骨架決定房子形狀;
      第二步:鋪大色調,好比壘磚塊,形轉色變;
      第三步:深入刻畫與調整,好比內外裝飾,讓畫面更加有視覺效果和藝術美感。

      步驟一:構圖與打形

      1、步驟詳解:
      先把所有物體看成一個整體,用長線把最高、低、左、右的點連接起來,然后畫出單個物體的雛形,確定其位置和大小。最后畫出單個物體具體的形狀。構圖采取了最穩定的三角構圖法則。
      這里步驟中作者將形體和明暗采用同步跟進的方式打形,松散的排線為后面花卉和玻璃杯的刻畫留足余地。
      2、經驗總結:
      a、口訣:整體先行、眼觀六路、長線切形、準確肯定、寧方勿圓。
      b、鉛筆的使用:一般用4—6B的鉛筆,軟硬適中。
      c、構圖原則:普遍情況下為天薄地厚、左右均衡,一般把畫面的中心和重心的中點作為畫心。
      d、學習要點:比例、透視、結構。
      單個物體的雛形(包括結構線、明暗交界線、投影線以及襯布的形狀)
      e、前人詬?。壕植看蛐?,死扣邊線。
      總結:觀察與比較是把形打準的真理。(水平線定高低;垂直線定寬窄;關聯線定相互之間的聯系。)
      這一步客觀性強,主要是解決“形”的問題。另外還要注意花的形狀,玻璃杯盡量做到簡化、準確。打形的過程沒有必要把形體的任何細節都呈現出來,但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數。

      步驟二:鋪大關系
      1、步驟詳解:
      從主體物著手,找出物體的明暗交界線,花卉我們可以根據花卉的形體概括出它的明暗交界線,利用光源的分割概括形體,分出物體的亮面和暗面,拉開物體之間固有色的區別,同時跟上了背景和主體物的區分,襯布和桌面的區分,整體色調的區分,黑白灰關系的把握。
      2、經驗總結:
      *口訣:整體著手、大刀闊斧、膽大心細、亮暗分開、色塊拉開。
      *鉛筆的使用:從軟到硬。
      *需注意的問題:素描關系、虛實、空間、對比、結構、整體感。
      *常出現的問題:灰、花、臟、浮、板。
      *總結:這一步主觀性強,解決的是“體”的問題。很多人畫完第一步之后就喜歡個個擊破,這樣容易使得畫面失去整體感,即花了時間和精力,效果還不好。這一步同時也是提高速度的黃金階段,先可以大膽的放開的畫,但是要控制在你能掌握的范圍之內,不然就無法收場。體積的塑造離不開光影,很多人畫灰的原因是因為現場的光線很復雜,所以要學會主觀處理。畫好這一步,停一下,放遠處看一看。

      步驟三:深入刻畫與調整
      1、步驟詳解:
      從主體物局部入手,深入刻畫物體的精彩細節,區分主體物與周圍物體的主次關系,深入表現物體的質感,調整畫面局部與整體、四周與中心的關系,使得整個畫面豐富、生動、強 烈。在這里變達玻璃杯的質感的時候,我們應當放在整個環境中去把握,主觀處理前面玻璃杯和后面的花卉整體的空間關系。
      2、經驗總結:
      *口訣:整體觀察、局部入手、精雕細琢、豐富傳神、視覺強烈。
      *鉛筆的使用:2B及以下
      *需注意的問題:空間、虛實、光感、質感、邊緣線的處理、畫心的刻畫、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常出現的問題:畫面四分五裂沒有整體感、節奏感。
      *總結:這一步主客觀結合,解決“神”的問題。藝術的個性,生命在這一步體現。畫畫最終要做到畫什么像什么,還原物體本質,賦予物體生命。所以這一步強調的是美感和藝術效果。需要細心認真,多看少畫,緊抓視覺中心,畫面的效果就出來了。
      整體調整需要注意的是整個畫面的關系,黑白灰節奏,物體與物體間的空間關系。整體的畫面協調感覺。我們在調整畫面的時候要帶著問題去調整。將整個畫面用鉛筆深入表現物體從左到右的光感,深入刻畫陶瓷花瓶的質感,花卉的質感,調整畫面的整體感。拉開花瓶,襯布,水果的空間的關系,區別盤子,花瓶,花卉,水果的顏色差異,區別襯布、桌面、墻壁三種背景的差異,可以在用筆上和色調上尋找變化。

    點贊(22)
    返回
    頂部